微信公众号搜"智元新知"关注
微信扫一扫可直接关注哦!

Blockchain的鱼和熊掌系列4GHOST协议

It is well ackNowledged that optimizing the tradeoff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security in a given computing system is always a challenging work.

这里写图片描述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n a Blockchain is the tradeoff as given: throughput and security. aiming to gain a higher level of throughput while addressing security concerns,the Greedy Heaviest-Observed Sub-Tree protocol (GHOST) was proposed. One of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s of the GHOST is that it introduces a chain-growth strategy which allows more transactions to take place on a main chain by the way of increasing the generation rate of blocks.

Q1: GHOST具体是什么鬼?
GHOST是一种主链选择协议(不是侧链选择协议)。举例来说:经典的Proof-of-Work协议是以取最长的主链为基本原则,进行下区块的选择;新的GHOST协议则是以包含子树数目最多为基本原则,进行下区块的选择——这可以说是GHOST协议和PoW协议的最大差异,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差别。

Q2:GHOST协议和PoW协议之间的这一点点差别,为什么会导致二者性能的巨大差异呢?
PoW协议不能以太快的频率(上图的Block Generation Rate)发布新的区块,因为51%算力攻击一旦发生,double-spend等糟糕问题会出现,整个blockchain系统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来处理和恢复黑客恶意攻击所造成的破坏——这段时间可以理解为系统的有效修复时间,也可以理解为交易信息被确认的等待时间,从安全的角度,显然这段时间越长,交易数据可靠性被验证的越多,所以越可靠。

这里写图片描述

PoW协议不敢太频繁地发布区块的原因在于:如果太快发布区块,区块中的数据重复验证6次(若干次)立即永久封存地区块中,一旦发生51%攻击,恶意的数据容易永久封存于区块中,所以PoW的系统的有效修复时间不敢太短。
相比而言,GHOST协议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因为在GHOST协议控制下, “区块发布太快” 和 “51%攻击持续性地控制主动权” 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GHOST不是采用绝对算力优势获取主动权的协议。
上面是从安全性角度看问题,下面从性能的角度对比看看。公式(Throughput)交易能力:= Block Size * Block Generation Rate——这里GHOST的 Block Size和PoW差不多(严格地将稍微逊色一点,PoW长度是GHOST的最优解), Block Generation Rate上GHOST远远胜于PoW(出于安全,PoW快不起来),所以,整体实验结果上看,GHOST的throughput相比于PoW有大幅的性能的提升。

Q3: 为什么GHOST能做到“区块发布太快” 和 “51%攻击持续性地控制主动权” 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
GHOST协议的模型假设如下:
a. 攻击者会用全网大于等于51%的计算力进行攻击;
b. 大部分网络节点是被对等网络的诚信鼓励策略所推动的;
基于a,b可知:
c. 不诚信节点数目上占劣式。
d. 51%攻击发生时,不诚信节点计算力占优。
进一步:
d结合a可知:攻击链特征一:是最长的。
c结合b可知:攻击链特征二:被独立的。
GHOST协议是以包含子树数目最多为基本原则,而非最长链。

Q4: 更多信息
见Github开源社区,GHOST协议作为Ethereum项目的核心技术,以及第二代Blockchain中重要的一部分,代码已经被开源到了Github开源社区,包括C/C++,Go,Python等版本,地址:https://github.com/ethereum

欢迎关注“Aha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参考 [1]. Nakamoto S.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J]. 2008. [2]. Sompolinsky Y,Zohar A. Secure high-rat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in bitcoin[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nancial Cryptography and Data Security.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5: 507-52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