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智元新知"关注
微信扫一扫可直接关注哦!

【数据结构】堆,堆实现优先级队列,堆排序

1.什么是堆?

堆是一种数据结构,底层是一种数组对象,它可以被视为一棵完全二叉树结构

最大堆:每个父节点的都大于孩子节点; 最小堆:每个父节点的都小于孩子节点。

2.堆数据结构二叉树存储。

如图所示是个大堆,只能保证父节点比孩子节点大。所以下标为0是整个堆最大的,但无法确定下标为1,2的数据哪个更大


3.堆数据结构和优先级队列的代码实现

思想:从第一个非孩子节点的下标开始向下调整,保证父节点大于子节点否则交换。(大堆),小堆与之相反,所以,这里用到仿函数和模板的模板参数,使得代码能够复用,根据传的参数决定是大堆还是小堆,此处就体现出了c++的优势。若是C的话,这里只能老老实实把相似的代码再写一遍。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cassert>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class T>
struct Grearer
{
	bool operator()(const T& left,const T&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
};

template<class T>
struct Less
{
	bool operator()(const T& left,const T&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
};
template<class T,class Compare=Grearer<T>>    //模板的模板参数,认值为大于
class Heap
{
public:
	Heap()
	{}
	Heap(T* a,size_t size)    //建堆
	{
		for (size_t i = 0; i < size; i++)  //数组内容拷贝给成员_a
		{
			_a.push_back(a[i]);
		}
		for (int i = (size - 2) / 2; i >= 0; i--)   //从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向下调整
		{
			_AjustDown(i);
		}
	}

	void Push(const T& x)
	{
		_a.push_back(x);     //先插到堆的最后一个位置
		_AjustUp(_a.size() - 1);   //再对最后一个数据向上进行调整
	}

	void Pop()
	{
		assert(!_a.empty());    //对空堆进行断言
		swap(_a[0],_a[_a.size() - 1]);    //交换堆的第一个数据和最后一个
		_a.pop_back();                    //相当于删除了第一个数据
		_AjustDown(0);                     //对刚放在首位置的数据进行向下调整
	}

	size_t Size()           //堆节点个数
	{
		return _a.size();
	}

	const T& Top()     //堆的首个数据
	{
		return _a[0];
	}

	bool Empty()    //堆是否为空
	{
		return _a.empty();
	}
protected:
	void _AjustUp(int root)     //向上调整
	{
		size_t child = root;
		size_t parient = (child - 1) / 2;
		
		while (child > 0)
		{
			Compare com;
			//if (_a[child] > _a[parient])
			if (com(_a[child],_a[parient]))
			{
				swap(_a[child],_a[parient]);
			}
			else
			{
				break;
			}
			child = parient;
			parient = (child - 1) / 2;
		}

	}
	void _AjustDown(int root)   //向下调整
	{
		size_t parient = root;
		size_t child = 2 * parient + 1;
		
		while (child<_a.size())
		{
			Compare com;
			if ((child+1<_a.size())&&com(_a[child + 1],_a[child]))  //此处一定要先考虑到右孩子不存在的情况
			{
				++child;
			}
			//if (_a[parient] < _a[child])
			if (com(_a[child],_a[parient]))
			{
				swap(_a[parient],_a[child]);
			}
			parient = child;
			child = 2 * parient + 1;
		}
	}
private:
	vector<T>_a;
};

template<class T,class Compare=Grearer<T>>
class PriorityQueue    //优先级队列
{
public:
	void Push(const T&x)
	{
		_h.Push(x);
	}
	void Pop()
	{
		_h.Pop();
	}
	size_t Size()
	{
		return _h.Size();
	}
	const T& Top()
	{
		return _h.Top();
	}
	bool Empty()
	{
		return _h.Empty();
	}
private:
	Heap<T,Compare> _h;
};

void test()
{
	int a[10] = { 10,16,18,12,11,13,15,17,14,19 };
	Heap<int,Less<int>> hp(a,10);
	hp.Push(30);
	hp.Pop();
}
void TestPriority()  //测试优先级队列
{
	PriorityQueue<int> pq;
	pq.Push(3);
	pq.Push(2);
	pq.Push(1);
	pq.Push(9);
	cout << pq.Top() << endl;
	cout << pq.Size() << endl;
	pq.Pop();
<h2>}
</h2>

4.堆排序

为什么要使用堆排序呢,因为它的时间复杂度只有O(N*lgN),是一种比较好的排序算法。

以升序为例,基本思想:建好大堆后,把堆的第一个数据的堆的最后一个数据交换,则最后一个位置放置了整个堆中最大的数,此时除了下表为0的数据,剩下的满足大堆,再对剩下的堆进行向下调整(不包括最后一个数据),再把下标为0的数据和堆的倒数第二个数据进行交换,以此类推,最后得到一个有序的数组。
降序反之,建立小堆。算法类似。

升序的代码实现:

#pragma once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_AjustDown(int* a,size_t size,int root)
{
	size_t parient = root;
	size_t child = 2 * parient + 1;

	while (child<size)
	{

		if ((child + 1<size) && (a[child + 1]> a[child]))  //此处一定要先考虑到右孩子不存在的情况
		{
			++child;
		}
		if (a[parient] < a[child])
		{
			swap(a[parient],a[child]);
		}
		parient = child;
		child = 2 * parient + 1;
	}
}


	void HeapSort(int* a,size_t size)    
	{
		for (int i = (size - 2) / 2; i >= 0; i--)   //建好一个大堆
		{
			_AjustDown(a,size,i);
		}
		for (size_t i = 0; i < size; i++)
		{
			swap(a[0],a[size - 1-i]);    //把小标为0的数放在堆的倒数i+1结点处
			_AjustDown(a,size - 1 - i,0);   //调整除了最后一个数字的剩下的堆。
		}
		//return a;
	}

	

void TestHeapSort()
{
	int a[10] = { 10,19 };
	HeapSort(a,10);
}

5.堆的另一种应用——大数据运算

如1亿个数中找出最大的前100个数 (1亿内存放不下)。

类似的题就可以用堆来解决。从1亿数中取出100个数建立一个100数的小堆,从硬盘一个个读取数据,若读出的数比下标为0(堆里最小的数)大,则插入堆,否则丢弃,最后这100个数据的堆保存的就是这1亿个数里面最大的前100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啊哈!算法】算法3:最常用的排序——快速排序       上一节的冒泡排序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第一个真正的排序算法,并且解决了桶排序浪费空间的问题,但在算法的执行效率上却牺牲了很多,它的时间复杂度达到了O(N2)。假如我们的计算机每秒钟可以运行10亿次,那么对1亿个数进行排序,桶排序则只需要0.1秒,而冒泡排序则需要1千万秒,达到115天之久,是不是很吓人。那有没有既不浪费空间又可以快一点的排序算法
匿名组 这里可能用到几个不同的分组构造。通过括号内围绕的正则表达式就可以组成第一个构造。正如稍后要介绍的一样,既然也可以命名组,大家就有考虑把这个构造作为匿名组。作为一个实例,请看看下列字符串: “08/14/57 46 02/25/59 45 06/05/85 18 03/12/88 16 09/09/90 13“ 这个字符串就是由生日和年龄组成的。如果需要匹配年两而不要生日,就可以把正则
选择排序:从数组的起始位置处开始,把第一个元素与数组中其他元素进行比较。然后,将最小的元素方式在第0个位置上,接着再从第1个位置开始再次进行排序操作。这种操作一直到除最后一个元素外的每一个元素都作为新循环的起始点操作过后才终止。 public void SelectionSort() { int min, temp;
public struct Pqitem { public int priority; public string name; } class CQueue { private ArrayList pqueue; public CQueue() { pqueue
在编写正则表达式的时候,经常会向要向正则表达式添加数量型数据,诸如”精确匹配两次”或者”匹配一次或多次”。利用数量词就可以把这些数据添加到正则表达式里面了。 数量词(+):这个数量词说明正则表达式应该匹配一个或多个紧紧接其前的字符。 string[] words = new string[] { "bad", "boy", "baad", "baaad" ,"bear", "b
来自: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6678165/归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首先考虑下如何将将二个有序数列合并。这个非常简单,只要从比较二个数列的第一个数,谁小就先取谁,取了后就在对应数列中删除这个数。然后再进行比较,如果有数列
插入排序算法有两层循环。外层循环会啄个遍历数组元素,而内存循环则会把外层循环所选择的元素与该元素在数组内的下一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外层循环选择的元素小于内存循环选择的元素,那么瘦元素都想右移动以便为内存循环元素留出位置。 public void InsertionSort() { int inner, temp;
public int binSearch(int value) { int upperBround, lowerBound, mid; upperBround = arr.Length - 1; lowerBound = 0; while (lowerBound <= upper
虽然从表内第一个节点到最后一个节点的遍历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反向遍历链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为Node类添加一个字段来存储指向前一个节点的连接,那么久会使得这个反向操作过程变得容易许多。当向链表插入节点的时候,为了吧数据复制给新的字段会需要执行更多的操作,但是当腰吧节点从表移除的时候就能看到他的改进效果了。 首先需要修改Node类来为累增加一个额外的链接。为了区别两个连接,这个把指
八、树(Tree)树,顾名思义,长得像一棵树,不过通常我们画成一棵倒过来的树,根在上,叶在下。不说那么多了,图一看就懂:当然了,引入了树之后,就不得不引入树的一些概念,这些概念我照样尽量用图,谁会记那么多文字?树这种结构还可以表示成下面这种方式,可见树用来描述包含关系是很不错的,但这种包含关系不得出现交叉重叠区域,否则就不能用树描述了,看图:面试的时候我们经常被考到的是一种叫“二叉树”的结构,二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