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依赖注入

本文主要讲解依赖注入(设值注入、构造注入),作用是可以使Spring将各层的对象以松耦合的方式组织在一起,Action对象无须关心Service对象的具体实现,Service对象无须关心持久层对象的具体实现,各层对象的调用完全面向接口。当系统需要重构时,代码的改写量将大大减少。上面所说的一切都得益于Spring的核心机制,依赖注入。依赖注入让bean与bean之间以配置文件组织在一起,而不是以硬编码的方式耦合在一起。

一、理解依赖注入

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和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是同一个概念。具体含义是:当某个角色(可能是一个Java实例,调用者)需要另一个角色(另一个Java实例,被调用者)的协助时,在传统的程序设计过程中,通常由调用者来创建被调用者的实例。但在Spring里,创建被调用者的工作不再由调用者来完成,因此称为控制反转;创建被调用者实例的工作通常由spring容器来完成,然后注入调用者,因此也称为依赖注入。

不管是依赖注入,还是控制反转,都说明Spring采用动态、灵活的方式来管理各种对象。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具体实现互相透明。在理解依赖注入之前,看如下这个问题在各种社会形态里如何解决一个人(Java实例,调用者)需要一把斧子(Java实例,被调用者)。

(1)原始社会里,几乎没有社会分工。需要斧子的人(调用者)只能自己去磨一把斧子(被调用者)。对应的情形为:Java程序里的调用者自己创建被调用者。

(2)进入工业社会,工厂出现。斧子不再由普通人完成,而在工厂里被生产出来,此时需要斧子的人(调用者)找到工厂,购买斧子,无须关心斧子的制造过程。对应Java程序的简单工厂的设计模式(简单工厂的设计模式可以研究下)。

(3)进入“按需分配”社会,需要斧子的人不需要找到工厂,坐在家里发出一个简单指令:需要斧子。斧子就自然出现在他面前。对应Spring的依赖注入。

第一种情况下,Java实例的调用者创建被调用的Java实例,必然要求被调用java类出现在调用者的代码里。无法实现二者之间的松耦合。

第二种情况下,调用者无须关心被调用者具体实现过程,只需要找到符合某种标准(接口)的实例即可使用。此时调用代码面向接口编程,可以让调用者和被调用者解耦,这也是工厂模式大量使用的原因。但调用者需要自己定位工厂,调用者与特定工厂耦合在一起。

第三种情况下,调用者无须自己定位工厂,程序运行到需要被调用者时,系统自动提供被调用者实例。事实上,调用者和被调用者都处于Spring的管理下,二者之间的依赖关系由Spring提供。

所谓依赖注入,是指程序运行过程中,如果需要调用一个对象协助时,无须在代码中创建被调用者,而是依赖于外部的注入。Spring的依赖注入对调用者和被调用者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完全支持对POJO之间依赖关系的管理。

二、依赖注入方式

1. 设值注入设值注入是指通过setter方法传入被调用者的实例。这种注入方式简单、直观,因而在Spring的依赖注入里大量使用。

demo程序:

package test.di;

/**
 * 定义Person接口
 * 
 * @author quyang.ybb
 *
 */
public interface Person {

    // Person接口里定义一个使用斧子的方法
    public void useAxe();

}

package test.di;

/**
 * 定义Axe的接口
 * 
 * @author quyang.ybb
 *
 */
public interface Axe {

    // Axe接口里有个砍的方法
    public String chop();

}

/**
 * 
 */
package test.di.impl;

import test.di.Axe;
import test.di.Person;

/**
 * Chinese实现Person接口
 * 
 * @author quyang.ybb
 *
 */
public class Chinese implements Person {

    // 面向Axe接口编程,而不是具体的实现类
    private Axe axe;

    // 认的构造器
    public Chinese() {

    }

    public void setAxe(Axe axe) {
        this.axe = ax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seAxe() {
	System.out.println(axe.chop());
    }

}

/**
 * 
 */
package test.di.impl;

import test.di.Axe;

/**
 * @author quyang.ybb
 *
 */
public class StoneAxe implements Ax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hop() {
	return "石斧砍柴好慢";
    }

}
xml配置文件context.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p"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mlns:webflow="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webflow-config"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default-autowire="byName ">

	<bean id="axe" class="test.di.impl.StoneAxe" />
	<bean id="chinese" class="test.di.impl.Chinese">
		<property name="axe" ref="axe"></property>
	</bean>

</beans>

配置文件中,可以看到Spring管理bean的灵巧性。bean与bean之间的依赖关系放在配置文件里组织,而不是写在代码里。通过配置文件的指定,Spring能精确地为每个bean注入属性。因此,配置文件里的bean的class元素,不能仅仅是接口,而必须是真正的实现类。

Spring会自动接管每个bean定义里的property元素定义。Spring会在执行无参数的构造器后、创建认的bean实例后,调用对应的setter方法为程序注入属性值。property定义的属性值将不再由该bean来主动创建、管理,而改为被动接收Spring的注入。

每个bean的id属性是该bean的惟一标识,程序通过id属性访问bean,bean与bean的依赖关系也通过id属性完成。

测试程序1:

package test.di.mai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test.di.Person;

/**
 * @author quyang.ybb
 *
 */
public class MainTest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test/di/main/context.xml");
	Person person = (Person)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chinese");
	person.useAxe();
    }

}

程序的执行结果如下:

七月 26,2015 9:30:26 上午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 prepareRefresh
信息: Refreshing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1edad6d0: startup date [Sun Jul 26 09:30:26 CST 2015]; root of context hierarchy
七月 26,2015 9:30:26 上午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xml.XmlBeanDeFinitionReader loadBeanDeFinitions
信息: Loading XML bean deFinitions from class path resource [test/di/main/context3.xml]
七月 26,2015 9:30:27 上午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support.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 preInstantiateSingletons
信息: Pre-instantiating singletons in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support.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26d82faa: defining beans [axe,chinese3]; root of factory hierarchy
钢斧砍柴真快
七月 26,chinese3]; root of factory hierarchy
钢斧砍柴真快

主程序调用Person的useAxe()方法时,该方法方法体内需要使用Axe的实例,但程序里没有任何地方将特定的Person实例和Axe实例耦合在一起。或者说,程序里没有为Person实例传入Axe的实例,Axe实例由Spring在运行期间动态注入。

Person实例不仅不需要了解Axe实例的具体实现,甚至无须了解Axe的创建过程。程序在运行到需要Axe实例的时候,Spring创建了Axe实例,然后注入给需要Axe实例的调用者。Person实例运行到需要Axe实例的地方,自然就产生了Axe实例,用来供Person实例使用。调用者不仅无须关心被调用者的实现过程,连工厂定位都可以省略(真是按需分配啊!)。

如果需要改写Axe的实现类。或者说,提供另一个实现类给Person实例使用。Person接口、Chinese类都无须改变。只需提供另一个Axe的实现,然后对配置文件进行简单的修改即可。

Axe的另一个实现如下:

/**
 * 
 */
package test.di.impl;

import test.di.Axe;

/**
 * @author quyang.ybb
 *
 */
public class SteelAxe implements Ax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hop() {
	return "钢斧砍柴真快";
    }

}
然后,修改原来的Spring配置文件配置文件context2.xml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p"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mlns:webflow="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webflow-config"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default-autowire="byName ">

	<bean id="axe" class="test.di.impl.SteelAxe" />
	<bean id="chinese" class="test.di.impl.Chinese">
		<property name="axe" ref="axe"></property>
	</bean>

</beans>
测试程序2:

package test.di.mai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test.di.Person;

/**
 * @author quyang.ybb
 *
 */
public class MainTest2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test/di/main/context2.xml");
	Person person = (Person)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chinese");
	person.useAxe();
    }

}
程序执行结果:

七月 26,2015 9:54:52 上午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 prepareRefresh
信息: Refreshing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1edad6d0: startup date [Sun Jul 26 09:54:51 CST 2015]; root of context hierarchy
七月 26,2015 9:54:52 上午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xml.XmlBeanDeFinitionReader loadBeanDeFinitions
信息: Loading XML bean deFinitions from class path resource [test/di/main/context2.xml]
七月 26,2015 9:54:52 上午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support.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 preInstantiateSingletons
信息: Pre-instantiating singletons in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support.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57083eaa: defining beans [axe,chinese]; root of factory hierarchy
钢斧砍柴真快

Person与Axe间没有任何代码耦合,bean与bean间的依赖关系由Spring管理。采用setter方法为目标bean注入属性的方式,称为设值注入
业务对象的更换变得相当简单,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从代码里分离出来,通过配置文件动态管理。

2. 构造注入:所谓构造注入,指通过构造函数来完成依赖关系的设定,而不是通过setter方法。对前面代码Chinese类做简单修改为Chinese3类,修改后的代码如下:

/**
 * 
 */
package test.di.impl;

import test.di.Axe;
import test.di.Person;

/**
 * Chinese1实现Person接口
 * 
 * @author quyang.ybb
 *
 */
public class Chinese3 implements Person {

    // 面向Axe接口编程,而不是具体的实现类
    private Axe axe;

    // 认的构造器
    public Chinese3() {
    }

    // 构造注入所需的带参数的构造器
    public Chinese3(Axe axe) {
	this.axe = axe;
    }

    // 实现Person接口的useAxe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useAxe() {
	System.out.println(axe.chop());
    }

}

不需要原来Chinese类里的setAxe方法,构造Person实例时,Spring为Person实例注入所依赖的Axe实例。构造注入的配置文件也需做简单的修改修改后的配置文件context3.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p"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mlns:webflow="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webflow-config"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default-autowire="byName ">

	<bean id="axe" class="test.di.impl.SteelAxe" />
	<bean id="chinese3" class="test.di.impl.Chinese3">
		<constructor-arg ref="axe">
		</constructor-arg>
	</bean>

</beans>
测试程序3:
package test.di.mai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test.di.Person;

/**
 * @author quyang.ybb
 *
 */
public class MainTest3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test/di/main/context3.xml");
	Person person = (Person)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chinese3");
	person.useAxe();
    }

}
程序运行结果:

七月 26,2015 9:57:33 上午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 prepareRefresh
信息: Refreshing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1edad6d0: startup date [Sun Jul 26 09:57:33 CST 2015]; root of context hierarchy
七月 26,2015 9:57:33 上午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xml.XmlBeanDeFinitionReader loadBeanDeFinitions
信息: Loading XML bean deFinitions from class path resource [test/di/main/context3.xml]
七月 26,2015 9:57:33 上午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support.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 preInstantiateSingletons
信息: Pre-instantiating singletons in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support.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26d82faa: defining beans [axe,chinese3]; root of factory hierarchy
钢斧砍柴真快
执行效果与使用steelAxe设值注入时的执行效果完全一样。区别在于:创建Person实例中Axe属性的时机不同——设值注入是现创建一个认的bean实例,然后调用对应的构造方法注入依赖关系。而构造注入则在创建bean实例时,已经完成了依赖关系的设置。

PS:Spring使用spring-beans.dtd文件来定义beanfactory的XML配置规范。可以在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dtd/spring-beans.dtd找到该dtd文件

demo程序附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迭代器模式(Iterator)迭代器模式(Iterator)[Cursor]意图: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的每个元素,而又不想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应用:STL标准库迭代器实现、Java集合类型迭代器等模式结构:心得:迭代器模式的目的是在不获知集合对象内部细节的同时能对集合元素进行遍历操作
高性能IO模型浅析服务器端编程经常需要构造高性能的IO模型,常见的IO模型有四种:(1)同步阻塞IO(BlockingIO):即传统的IO模型。(2)同步非阻塞IO(Non-blockingIO):默认创建的socket都是阻塞的,非阻塞IO要求socket被设置为NONBLOCK。注意这里所说的N
策略模式(Strategy)策略模式(Strategy)[Policy]意图:定义一系列算法,把他们封装起来,并且使他们可以相互替换,使算法可以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应用:排序的比较方法、封装针对类的不同的算法、消除条件判断、寄存器分配算法等。模式结构:心得:对对象(Context)的处理操作可
访问者模式(Visitor)访问者模式(Visitor)意图: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应用:作用于编译器语法树的语义分析算法。模式结构:心得:访问者模式是要解决对对象添加新的操作和功能时候,如何尽可能不修改对象的类的一种方
命令模式(Command)命令模式(Command)[Action/Transaction]意图: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消的操作。应用:用户操作日志、撤销恢复操作。模式结构:心得:命令对象的抽象接口(Command)提供的两个
生成器模式(Builder)生成器模式(Builder)意图:将一个对象的构建和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应用:编译器词法分析器指导生成抽象语法树、构造迷宫等。模式结构:心得:和工厂模式不同的是,Builder模式需要详细的指导产品的生产。指导者(Director)使用C
设计模式学习心得《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以更贴近读者思维的角度描述了GOF的23个设计模式。按照书中介绍的每个设计模式的内容,结合网上搜集的资料,我将对设计模式的学习心得总结出来。网络上关于设计模式的资料和文章汗牛充栋,有些文章对设计模式介绍生动形象。但是我相信“一千个读者,一千个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Virtual Constructor]意图: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使一个类的实力化延迟到子类。应用:多文档应用管理不同类型的文档。模式结构:心得:面对同一继承体系(Produc
单例模式(Singleton)单例模式(Singleton)意图: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应用:Session或者控件的唯一示例等。模式结构:心得:单例模式应该是设计模式中最简单的结构了,它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保证自身的实例只有一份。实现这种目的的方式有很多,在Java中
装饰者模式(Decorator)装饰者模式(Decorator)[Wrapper]意图:动态的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应用:给GUI组件添加功能等。模式结构:心得:装饰器(Decorator)和被装饰的对象(ConcreteComponent)拥有统一的接口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Kit]意图: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须指定他们具体的类。应用:用户界面工具包。模式结构:心得:工厂方法把生产产品的方式封装起来了,但是一个工厂只能生产一类对象,当一个工厂需要生
桥接模式(Bridge)桥接模式(Bridge)[Handle/Body]意图: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他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应用:不同系统平台的Windows界面。模式结构:心得:用户所见类体系结构(Window派生)提供了一系列用户的高层操作的接口,但是这些接口的实现是基于具体的底层实现
适配器模式(Adapter)适配器模式(Adapter)[Wrapper]意图:将类的一个接口转换成用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类可以一起工作。应用:将图形类接口适配到用户界面组件类中。模式结构:心得:适配器模式一般应用在具有相似接口可复用的条件下。目标接口(Targ
组合模式(Composition)组合模式(Composition)意图: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应用:组合图形、文件目录、GUI容器等。模式结构:心得: 用户(Client)通过抽象类(Component)提供的公用接口统一
原型模式(Prototype)原型模式(Prototype)意图:用原型实例制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应用:Java/C#中的Clonable和IClonable接口等。模式结构:心得:原型模式本质上就是对象的拷贝,使用对象拷贝代替对象创建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对象的初始化构
什么是设计模式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 设计经验 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 可重用 代码、让代码 更容易 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 可靠性;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  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使软件工程的 基石脉络, 如同大厦的结构一样;并不直接用来完成代码的编写,而是 描述 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要怎么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能使不稳定依赖于相对稳定、具体依赖于相对抽象,避免引
单一职责原则定义(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SRP)一个对象应该只包含 单一的职责,并且该职责被完整地封装在一个类中。Every  Object should have  a single responsibility, and that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entirely encapsulated by t
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分不清吗,看看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强烈推荐。原文截图*************************************************************************************************************************原文文本************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相互合作。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族,并封装在类中,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