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时代更有利于TDD的发展

近期,国内知名电信专家李进良、金履忠、丁守谦三位联名发表《有关发放4G牌照的公开信》,引起业内很大关注。为此,IT商业新闻网邀请多位专家在本网陆续推出系列文章,期望通过与业界的深入交流带来思考与探索的同时,共同推动国内通信事业的进步。以下为系列文章之七,作者是IT商业新闻网特约评论员、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总经理汪涛。

中国3G建设时发了三张不同的牌照,它是因太多复杂产业力量的角力和平衡而带来的结果。但这样的牌照格局对最终用户造成的负面影响显然是非常巨大的。三个不同制式的牌照造成了终端支持的巨大困难,和用户手机选择以及使用中的困难。象业界流行的苹果手机直到目前都还不支持TD制式,这带来了大量移动用户难于获得最满意的手机选择。

3G发牌时,代表三种不同制式的各阵营综合力量处于一个相对均势,同时又无法调和的状态,因此使中国政府难以制定最佳的策略:

欧洲厂商和欧盟显然都无条件地全力支持WCDMA;

美国以及高通等美国厂商也无条件地全力支持CDMA2000;

TD-SCDMA技术成熟度虽然最低,但中国政府和科技界力量全力支持TD-SCDMA。

以上就造成了三种牌照都各发一个的最终结局。

4G时代的新格局

在当今4G时代,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TDD-LTE相对技术成熟度与3G时代比已经大为改观。不仅TDD技术商业化与FDD进度同步,而且中国4G牌照还没发,在国际上已经有相当可观数量的运营商采用了TDD-LTE制式。这与3G时代TD几乎只有中国移动一家真正商用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欧洲厂商因自身命都难保,已经不再强求采用什么制式,只要4G牌照早点发出来,自己能捞点合同就好了,甚至为了能在4G时代从中国多分一杯羹,还主动在海外推动TDD制式。例如诺基亚西门子CEO苏立(Rajeev Suri)、爱立信总裁兼CEO卫翰思(Hans Vestberg)高调访华,他们都频繁拜会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领导层,游说中国加速发放TDD-LTE牌照,希望给予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与3G时代完全是天壤之别。中国政府面对的来自欧洲厂商和欧盟的阻力因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欧洲厂商和欧盟可以转化成支持TDD的“正能量”了;

而来自美国厂商和美国政府的压力更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美国政府刚刚对华为和中兴采取以“安全问题”为借口完全封杀的粗暴策略,而不是“限制和倾斜”的更隐晦策略。并且在CDMA技术路线上始终存在依赖美国GPS系统的战略安全问题。这就等于是彻底封死了CDMA2000继续向FDD-LTE演进的道路。中国政府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去支持CDMA2000阵营的话,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难以成立的。因此,中国电信完全转向TDD,永久终止CDMA技术演进的路线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这并不是中国政府未来要作出的决策问题,而是奥巴马政府和美国国会已经帮着中国政府决策完了。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份儿上,问题也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如果高通等公司有意见,只有去找奥巴马和美国国会提,而不应该再找其他人了。况且,就是完全采用TDD制式,高通等公司也不是就无所作为,中国政府只要不象美国政府粗暴地公开封杀华为中兴那样,公开封杀他们就足够了,况且这样做对它们也是有利可图,并非是有任何刻意针对美国厂商。

对国内通讯设备厂商来说,连欧洲厂商都已经不在乎TDD还是FDD的时侯,中国厂商照理就应更不会在乎,只要是4G牌照早点发下来,能有合同就行了。因此,中国政府也根本不用再考虑会在中国厂商里存在任何障碍。况且,在中国厂商里支持TDD-LTE显然要大于支持FDD的因素。

近期,国内知名电信专家李进良、金履忠、丁守谦三位联名发表《有关发放4G牌照的公开信》,引起业内很大关注。为此,IT商业新闻网邀请多位专家在本网陆续推出系列文章,期望通过与业界的深入交流带来思考与探索的同时,共同推动国内通信事业的进步。以下为系列文章之七,作者是IT商业新闻网特约评论员、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总经理汪涛。

唯一困难在中国电信和联通

因此,唯一的困难和障碍其实就只有来自于国内的中国电信和联通这两个运营商。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要在4G时代转向TDD的确会有一些困难。这个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经营上的压力。他们在2G时代因为建网力度远远落后于中国移动,因此规模效应本来就落后一些。而在3G时代,因FD制式技术成熟度高于TD,在终端上获得了相对的优势,从中国移动抢走了不少高端客户。因此,3G格局存在时间越久,他们从3G终端上获得的相对竞争优势就可以保持得越久。但是,也应客观看到,这个优势随着时间推移在慢慢弱化,直至消失。例如,尽管苹果直到现在也没有推出支持TD的产品,但三星Galaxy NoteII已经有支持TD的N7108版本,三星这个系列的产品公认是真正具备抗衡苹果手机竞争力的。另一方面,随着苹果公司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专门推出支持TD的iPhone并不难,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并且时间不会太久。随着越来越多TD终端的爆发性推出,联通和电信需要清醒认识到:这个3G时代终端上的相对优势已经快到消失殆尽的时侯;

二是技术上的压力。从WCDMA和CDMA2000升级到FDD-LTE的确会更平滑一些。但LTE远比3G在不同技术标准融合上做了更多工作,因此在产品技术上两者差异并非是太困难的事情。

因此,客观考虑,在4G时代中国采用完全统一的TDD体制,唯一真正存在的困难是来自于对联通和电信造成的技术上的不利影响,而这个影响其实很微弱。对他们经营上的不利影响,一方面严格来说本质上并不是“不利影响”,只是原来3G上的“不对等有利影响”消失了,变成对所有运营商相对平等的环境。

另一方面,从有利面来说,完全统一的TDD牌照对联通和电信也是具有很大好处的。特别是统一制式后终端高度丰富,他们在终端上的补贴可以大大下降,这对改善他们经营状况的价值远比对中移更大。因此,综合考虑,采用完全统一的TDD制式对联通和电信既有弊也有利,利弊相抵大致是均等的。如果能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给予TDD-LTE牌照补贴(中移可以没有这个补贴)等措施加以平衡,使联通和电信乐于接受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联通和电信困难会叫得多一些,本质上也不过是希望多得一点倾斜支持而已。甚至在对联通和电信上倾斜的力度也可以有所不同。电信转向TDD承受的困难比联通还会略大一些。既然在3G时代曾对中移动采用过倾斜政策,那么针对4G时代对联通及电信采用倾斜政策也是应该的。

这样由这三个运营商共同建一个网,既节约财力,也加快进度。也可以为将来向5G进军时铺平道路。因此,在目前这样的条件下,中国政府在制定4G产业策略时,其实从4G标准本身的选择来说,完全采用单一的TDD制式,在所有方面都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困难。TDD与FDD之间的角力与3G时代完全不同了,天平已经以绝对优势高度倾向了TDD制式一方。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就有充足的空间主要考虑最终用户和市场的意见。不仅如此,还可以从更宽广的战略来考虑问题:

近期,国内知名电信专家李进良、金履忠、丁守谦三位联名发表《有关发放4G牌照的公开信》,引起业内很大关注。为此,IT商业新闻网邀请多位专家在本网陆续推出系列文章,期望通过与业界的深入交流带来思考与探索的同时,共同推动国内通信事业的进步。以下为系列文章之七,作者是IT商业新闻网特约评论员、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总经理汪涛。

组合拳战略将促进实现中国梦

目前卫星导航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标准的应用,因此,4G可以不仅考虑采用TDD,而且可以考虑将北斗导航技术充分融合进来;

过去由于行政分割造成的困难,因目前中国大部制改革后会带来突破的机会。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最初因为过去的行政分割,造成电信行业与广电行业标准的自相残杀,最后即使在中国市场谁都没有获得商用。不是“两败俱伤”,而是“两败俱死”。移动宽带时代视频是主要应用之一,中国的CMMB是目前全球唯一商用化程度最高、并且是唯一真正规模商用的手机电视标准(连美国的多个运营商都在积极考虑采用这个标准),早在2008年为了北京奥运出的第一批TD 手机就已经将CMMB集成在内了,还可利用4G的机遇将CMMB标准再次融合到TDD制式中;

欧洲的DVB-H以及日本和美国的手机电视标准都难以获得规模商用,主要的原因就是终端太贵。而中国CMMB能够获得规模商用,以及能够获得多个国外运营商的青睐,终端的规模效应使终端成本降下来是关键原因所在。

仅仅TDD技术还是显得有些单薄,虽然与FDD相比有很多优势,但客观说不是绝对压倒性的,甚至在产品技术成熟度上还略有些劣势。而如果将北斗导航、CMMB与TDD进行融合,格局马上就完全不同。这个进程并不需要影响TDD牌照发放的过程,也不需要一步到位实现。只要具有这个战略规划,不需要太长时间就可以在产业布局上完成。欧盟不会推动将美国的GPS集成到FDD中去,而自己的伽利略系统商业化进程不仅远远落后于GPS,甚至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北斗。无论欧洲还是美国其手机数字电视标准的商用化程度都远不如中国的CMMB。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将4G移动接入、卫星导航、手机电视等标准技术完全集成在一个体系里的阵营。因此,只要中国将4G决战的战场选择跳出4G标准之外,引向卫星导航、手机数字电视等领域,中国不仅可在4G体系上轻易获得绝对压倒性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一举多得,同时将中国多个技术标准推向全球市场,形成巨大的组合优势。更不用说因此而带来的更丰富的业务应用,会使中国获得范围远远比单纯的电信设备产业、移动终端产业、电信运营产业更为宽广的竞争优势,还得加上文化传播产业的竞争优势。这样的战略规划也会真正吸引联通和电信从内心里希望转向TDD-LTE技术。

近期,国内知名电信专家李进良、金履忠、丁守谦三位联名发表《有关发放4G牌照的公开信》,引起业内很大关注。为此,IT商业新闻网邀请多位专家在本网陆续推出系列文章,期望通过与业界的深入交流带来思考与探索的同时,共同推动国内通信事业的进步。以下为系列文章之七,作者是IT商业新闻网特约评论员、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总经理汪涛。

因此建议:

1、应当成立以视频应用、宽带互联网应用、北斗产业相关企业、终端芯片企业等参与的“移动宽带互联网应用专家组”,对中国未来4G发展和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一切移动技术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用户和市场的,在中国4G发展过程中,既不应采用“技术决定论”、也不应采用“完全基于运营商的市场决定论”,而应当采用“主要基于最终用户应用的市场决定论”原则。最终用户是运营商的上帝,也是一切技术的上帝。在4G的时代,即使不能说完全让最终的上帝来决定,至少应充分听取一下上帝的意见。另外,采用这样一个原则,一切显在和潜在的国际政治因素等困难也都会更容易解决。因为其他任何原则都只代表某一个方面的利益、因此都会有争议,而这一原则是代表一切人利益的,因此一切人原则上都不会有意见,都应当能够接受。跳出4G的范围来处理4G,问题远远比单纯局限于4G考虑问题简单得多、也有价值得多;

2、把所有可能的频点重新调整,全部规划为TDD频点,包括原计划分配给FDD的频点,以及3G时代没有用完的TD频点等,以充分满足所有运营商全部运营单一TDD技术标准的需要;

3、未来广电系统的运营商和网络资源政企分开,划归国资委后,由于三网融合的需要,还存在这一部分网络资源获得一个全业务牌照的问题。因此未来应规划至少4个运营商获得TDD牌照的可能,以及为此准备更为充分的频点资源。

4、除TDD移动标准包外,设立4G扩展应用标准包,含北斗、CMMB等应用标准。将这些标准统一进行知识产权战略的设计,以充分避开因终端要兼容所有3G和4G标准而可能导致的专利费用问题。这种将4G时代所有相关应用技术标准大统一,会有助于使最终的手机成本极大下降。从而使TDD成为未来长期看唯一真正能够成功的制式。3G的运营成败取决于终端;而4G的运营成败取决于TDD、卫星导航和对手机电视的支持。

以上这种组合拳的应用,才是中国科技在4G时代决胜的战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什么是设计模式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 设计经验 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 可重用 代码、让代码 更容易 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 可靠性;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  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使软件工程的 基石脉络, 如同大厦的结构一样;并不直接用来完成代码的编写,而是 描述 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要怎么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能使不稳定依赖于相对稳定、具体依赖于相对抽象,避免引
单一职责原则定义(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SRP)一个对象应该只包含 单一的职责,并且该职责被完整地封装在一个类中。Every  Object should have  a single responsibility, and that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entirely encapsulated by t
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分不清吗,看看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强烈推荐。原文截图*************************************************************************************************************************原文文本************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相互合作。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族,并封装在类中,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设计模式讲的是如何编写可扩展、可维护、可读的高质量代码,它是针对软件开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设计问题,总结出来的一套通用的解决方案。
模板方法模式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
迭代器模式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遍历集合对象中的元素,而又不暴露其内部的细节。
外观模式又叫门面模式,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高层)接口,用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使得子系统更容易使用。
单例模式(Singleton Design Pattern)保证一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组合模式可以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来表示“整体-部分”的层次结构,使得客户可以用一致的方式处理个别对象和对象组合。
装饰者模式能够更灵活的,动态的给对象添加其它功能,而不需要修改任何现有的底层代码。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Design Pattern)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当对象状态改变的时候,所有依赖者都会自动收到通知。
代理模式为对象提供一个代理,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在不改变原始类代码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代理类来给原始类附加功能。
工厂模式(Factory Design Pattern)可细分为三种,分别是简单工厂,工厂方法和抽象工厂,它们都是为了更好的创建对象。
状态模式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好像改变了它的类。
命令模式将请求封装为对象,能够支持请求的排队执行、记录日志、撤销等功能。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保存一个对象的某个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对象。备忘录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基本介绍 **意图:**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
顾名思义,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轻量级)(共享元素)主要用于减少创建对象的数量,以减少内存占用和提高性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提供了减少对象数量从而改善应用所需的对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