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Kubernetes网络概念,很多新手对此不是很清楚,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可以来学习下,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Kubernetes网络是Kubernetes中一个核心概念。简而言之,Kubernetes网络模型可以确保集群上所有Kubernetes pod都能进行通信。此外,在Kubernetes网络模型的基础上,Kubernetes还有其他核心概念,即Kubernetes Services和Kubernetes Ingress。
将使用系统模型的方法探索Kubernetes网络。我们将开发一个简单的模型来了解容器与容器间的通信以及Pod之间的通信。
如何看待网络
毫无疑问,网络是一个极为广泛且复杂的领域,它需要多年的理论积累以及实践才能精通。在本文中,我们将在概念层面对网络进行梳理,暂时不涉及实现层面的细节。
理想的网络模型
上图将网络描述为Network Graph,该网络由一组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链接组成。如果当且仅当节点之间存在联系时,一个节点才可以与另一个节点交换信息。
消息交换框架一个节点,即源节点,通过将消息放入目标的输入队列,与另一个节点,即目标交换消息。消息交换由源节点观察到的Send Event,Send·M和在目标节点观察到的相应的Receive Event,Recv·M表示。
消息交换行为
网络中的节点要么是Process,要么是Switch。Process会产生和消耗消息,Switch根据其转发信息库(FIB)处理消息。
S1和S2的转发信息库(FIB)
上图描述了Switch的转发信息库(FIB)S1和S2。在收到消息时,每台Switch都会查询其转发信息库,以决定是发送(deliver)、转发(forward)还是丢弃(discard)该消息。
Switch:
将信息的请求头,即源地址、源端口、目标地址和目标端口与其转发信息库相匹配、 执行相关操作,默认为弃置(discard)
Kubernetes网络模型
Kubernetes网络模型是一个描述性的网络模型,也就是说,任何满足Kubernetes网络模型规范的网络都是Kubernetes网络。
然而,Kubernetes并没有规定如何实现网络模型。事实上,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替代的实现,称为网络插件。
本节将用一组关于消息交换的约束条件来描述Kubernetes网络模型。
限制条件:网络可寻址实体
Kubernetes网络模型定义了3个可寻址实体:K8S pod、K8S 节点以及K8S Service,每个实体都会分配到一个不同的IP地址。
∧ (K8s-Pod(E₁) ∨ K8s-Node(E₁) ∨ K8s-Service(E₁)) ∧ (K8s-Pod(E₂) ∨ K8s-Node(E₂) ∨ K8s-Service(E₂)): addr(E₁, a) ∧ addr(E₂, a)₂ ⟺ E₁ = E₂
然而,网络模型不对这些IP地址做任何进一步的声明。例如,Kubernetes网络模型不对从这些IP地址中提取的IP地址空间做任何进一步的声明。
限制条件:容器间通信
Kubernetes网络模型要求在Pod P上下文中执行的容器C1可以通过localhost与在P上下文中执行的其他容器C2进行通信。
K8s-Pod(P) ∧ K8s-Container(C₁, P) ∧ K8s-Container(C₂, P): open(C₂, p) ⟹ Send(e, C₁, 127.0.0.1, _, 127.0.0.1, p) ⟹ Recv(e, C₂, 127.0.0.1, _, 127.0.0.1, p)
限制条件:Pod到Pod
Kubernetes网络模型要求在Pod P1上下文中执行的容器C1可以通过P2的地址与在P2上下文中执行的其他容器C2进行通信。
∧ K8s-Pod(P₁) ∧ K8s-Container(C₁, P₁) ∧ K8s-Pod(P₂) ∧ K8s-Container(C2, P₂): addr(P₁, sa) ∧ addr(P₁, ta) ∧ open(C₂, tp) ⟹ Send(e, C₁, sa, sp, ta, tp) ⟹ Recv(e, C₂, sa, sp, ta, tp)
限制条件:Process到Pod
Kubernetes网络模型要求托管在节点N上的一个Process,称为Daemon D,可以通过P的地址与托管在N上的Pod P上下文中执行的任何容器C进行通信。 K8s-Node(N) ∧ K8s-Daemon(D) ∧ K8s-Pod(P) ∧ K8s-
Container(C, P): host(N, D) ∧ host(N, P) ∧ addr(P, a) ∧ open(C, p) ⟹ Send(e, D, _, _, a, p) ⟹ Recv(e, C, _, _, a, p)
Kubernetes网络作为Network Graph
本节用Kubernetes Network Graph这个理想的模型来描述Kubernetes网络模型。
下图描述了本节内容中的用例:Kubernetes集群K1由2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托管2个Pod。每个Pod执行2个容器,一个容器监听8080端口,一个容器监听9090端口。此外,每个节点托管1个Daemon。
我们可以将Kubernetes集群网络建模为一个具有一组节点和一组链接的Graph。
节点
每个K8S容器C映射到网络Process C
K8s-Pod(P) ∧ K8s-Container(C, P): Process(C)
每个Daemon D映射到网络Process C
K8s-Daemon(D): Process(D)
每个K8s Pod P映射到网络Switch P, Pod的Switch
K8s-Pod(P): Switch(P)
每个K8S节点N 映射到网络 Switch N,节点的Switch:
K8s-Pod(N): Switch(N)
每个容器C会被链接到其Pod Switch P
K8s-Pod(P) ∧ K8s-Container(C, P): link(C, P)
每个Daemon D会被链接到其节点Switch N
K8s-Node(N) ∧ K8s-Daemon(D): host(N, D) ⟹ link(D, N)
每个Pod Switch P会被链接到其节点Switch N
K8s-Node(N) ∧ K8s-Pod(P): host(N, P) ⟹ link(P, N)
每个节点Switch N1会被链接到其他各节点Switch N2
K8s-Node(N₁) ∧ K8s-Node(N₂): N₁ ≠ N₂ ⟹ link(N₁, N₂)
在Pod Switch的转发信息库
P2的转发信息库
1. Delivery on localhost K8s-Pod(P) ∧ K8s-Container(C, P): open(C, p) ⟹ [* * 127.0.0.1 p Deliver(C)] in FIB[P] 2. Delivery on Pod Address K8s-Pod(P) ∧ K8s-Container(C, P): addr(P, a) ∧ open(C, p) ⟹ [* * a p Deliver(C)] in FIB[P] 3. Local Forwarding Rule K8s-Node(N) ∧ K8s-Pod(P): host(N, P) ⟹ [* * * * Forward(N)] in FIB[P]
在节点Switch的转发信息库
转发信息库 N2
Node to Pod Forwarding Rule K8s-Node(N) ∧ K8s-Pod(P): host(N, P) ∧ addr(P, a) ⟹ [* * a * Forward(P)] in FIB[N]
Node to Node Forwalding Rule K8s-Node(N₁) ∧ K8s-Node(N₂) ∧ K8s-Pod(P): N₁ ≠ N₂ ∧ host(N₂, P) ∧ addr(P, a) ⟹ [* * a * Forward(N₂)] in FIB[N₁]
示例
本节将通过一些例子,按照Kubernetes集群网络K1中的消息生命(Life of a Message)来进行讲解。
容器到容器
容器C1.1需要与容器C1.2进行通信:
C1.1在P1的上下文中执行
C1.2在P1的上下文中执行
C₁.₁通过127.0.0.1:9090到C₁.₂
节点内Pod到Pod通信
容器C 1.1需要与C 3.1进行通信:
C 1.1在N1节点上的P1上下文中执行
C 3.1在N1节点上的P3上下文中执行
C 1.1通过10.1.1.2:8080到C 3.1
节点间Pod到Pod通信
容器C 1.1需要与容器C 2.1进行通信:
C1.1是在N1节点上托管的P1的上下文中执行的
C2.1在节点N2上的P2上下文中执行
C1.1通过10.1.2.1:8080到C2.1
Daemon到Pod通信
Daemon D1需要与容器 C 1.1通信:
D1托管在节点N1上
C 1.1在Pod P1的上下文中执行,该Pod托管在节点N1上
D1通过10.1.1.1:8080到C 1.1
Kubernetes网络模型是一个允许性的网络模型,也就是说,任何满足Kubernetes网络模型约束的网络都是一个有效的Kubernetes网络。
将Kubernetes网络模型映射到Network Graph,使我们能够在概念层面上对网络进行推理,并且跳过了在实现层面上推理所需的一系列细节。
看完上述内容是否对您有帮助呢?如果还想对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或阅读更多相关文章,请关注编程之家行业资讯频道,感谢您对编程之家的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io@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