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gma pack(1) 的意义是什么

设置结构体的边界对齐为1个字节,也就是所有数据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

比如你在C语言中定义下面这样的结构体:
 

struct s {
    char ch;
    int i;
};


然后在主函数中写一句:printf("%d",sizeof(struct s))

也就是输出结构体s所占的字节数

你觉得输出结果会是多少呢?

我们知道,char型占用1个字节,int型占4个字节,那么输出的结果是5吗?

答案是否定的。你可以自己试一下,输出结果为8。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编译器为了让程序跑得跟快,减少CPU读取数据的指令周期,对结构体的存储进行了优化。实际上第一个char型成员虽然本来只有1个字节,但实际上却占用掉了4个字节,为的是让第二个int型成员的地址能够被4整除。因此实际占用的是8个字节。

而#pragma pack(1)让编译器将结构体数据强制连续排列,这样的话,sizeof(struct s)输出的结果就是5了。

 

实例一:

#pragma pack(push) //保存对齐状态

#pragma pack(4)//设定为4字节对齐

struct test

{

char m1;

double m4;

int m3;

};

#pragma pack(pop)//恢复对齐状态

实例二:

#pragma pack (2)

struct C {

char b;

int a;

short c;

};

#pragma pack () /*取消指定对齐,恢复缺省对齐,等价于#pragma pack(po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