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以太网帧结构链路层 IEEE802.3

OSI七层模型:从底往上记(研究细致时用) 物理层:单位bit,字节byte,同轴电缆,光纤,二进制,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帧,16进制,0-9,A-FMac地址->全网唯一性     mac地址过滤, 网络层:数据包,IP地址,十进制 传输层:数据段,TCP,UDP 会话层:建立维护管理会话链接 表示层:加密,解密,数据格式化 应用层是最接近用户的一层  http协议   TCP/IP(最常用模型):不关注物理层 最常用tcp/ip PDU数据传输单元:帧,包,段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数据帧: 帧格式:种类:Ethernet II帧(更常用),802.3帧        形式:前后帧头,帧尾 dmac:目的mac地址   smac源mac地址    fcs帧校验 区别:类型值>=1536B为以太网2号帧      长度字段 <=1500B为802.3帧类型值 在以太网2号帧中如果type为ox0800 上层为ip协议 ox0806 上层ARP协议,即地址解析协议 ox8035  代表RARP 数据帧传输:以mac地址唯一标识   以太网mac地址为48bit,前24为不变,后24位有厂商决定,可变 OUI:唯一标识,由IEEE同一分配 华为前24位比特和是0x00e0fc     网络传播方式:单播,广播,组播 判断:第8bit,为0,单播;为1,组播;48bit全1,广播,FF:FF:FF:FF:FF:FF 单播:一对一 广播:一对多 组播:选择性广播,在同一个组内才接收到   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封装与解封装 数据接收:目的MAC地址->FCS校验->丢掉帧头帧尾->判断TYPE字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